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保障 > 健康教育 > 正文

红眼病防控知识宣传

发布日期:2014-08-31 作者: 来源: 点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其特点为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自然病程短、无特殊治疗药物、预后较好、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

潜伏期: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诊断:在夏秋季,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2-3小时或1-2天潜伏期,急剧发病或爆发流行性、传播快的急性结膜炎或角结膜炎,具有结膜高度充血、水样分泌物增多、耳前淋巴结肿大,部分伴有角膜上皮性病变等特征,可以作出临床诊断。另外,对结膜囊的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有助于病毒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病毒A24变种的确定。

治疗:临床上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5%病毒灵眼液,0.1%疱疹净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干扰素眼液或0.2%阿糖胞苷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环胞苷眼膏或抗生素眼膏。有角膜上皮病变的患者加用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或眼表面润滑剂或人工泪液促进上皮修复及保护上皮。有前房炎症时加用散瞳剂或非甾体抗炎药。

预防措施:

1、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晴。

2、应做到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单用,洗脸最好用流水

3、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应用75%乙醇消毒双手。

4、病人洗漱用品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

5、应少去游泳池及公共浴池等公共场所洗澡、游泳,患病后应自觉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

6、当一眼发病而另一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被污染。对患眼滴眼药时,应偏向患侧,睡觉时亦应如此,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受到传染。

7、避免过度疲劳和着凉感冒,饮食以清淡为宜,少吃油炸、酸辣食物。